中国央企在保障全球产业链稳定运行中的关键作用

在全球经济高度互联的背景下,中国中央企业(央企)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,在应对疫情等突发事件中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责任感。通过在能源供应、技术攻关和物流保障等方面的持续投入,央企有效维护了全球产业链的稳定运行。

1. 能源供应:确保全球能源“不断链”

面对疫情带来的供应链中断风险,中国央企在海外能源项目中积极采取措施,确保能源供应不中断:

  • 沙特阿美吉赞电站:由中国华电运维,已安全运行超300天,保障当地能源稳定。
  • 孟加拉古拉绍项目:全力保电,确保首都达卡电力供应。
  • 南非龙源公司:输送超18亿千瓦时清洁电能,年度机组可利用率达99.3%以上。
  • 加拿大德芙林风电场:累计发电超14亿千瓦时,为安大略省电网提供清洁能源。

2. 技术创新:推动“中国制造”不断档

面对全球疫情对制造业的影响,中国央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,确保海外项目持续推进:

  • 印度尼西亚水泥生产线项目:在欧洲专家撤离的情况下,由多国团队远程协作,提前完成点火目标。
  • 巴基斯坦直流输电工程:组织多次物资发运,带动上下游厂商复工复产。
  • 沙特智能电表项目:联动境内外供应商,累计完成90万只电表生产。
  • 振华重工智能跨运车项目:首次实现中国智能设备在瑞典等地商业落地。

3. 物流保障:维持全球运输通道畅通

在疫情期间,中国央企通过多种方式保障国际物流通道畅通,缓解运输压力:

  • 中船集团建造全球最大集装箱船:为全球航运提供更环保、高效的运输解决方案。
  • 非洲跨境物流项目:协调海陆运输,保障刚果(金)矿建物资和矿产品出口。
  • 汉班托塔港油库项目:通过“云办公”模式,克服时差和地理限制,按时投营。

总结

中国央企在全球产业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。通过强化能源保障、推动技术创新和优化物流体系,央企不仅助力国内经济复苏,也为全球产业链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