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在经营过程中,可能会通过多种方式伪造财务记录以达到逃税、掩盖亏损或粉饰业绩等目的。作为专业的审计人员,必须掌握识别和应对这些假账行为的方法。 strong >
常见的假账手段及审计应对方法:
- 成本虚增或虚减: 通过多列成本或少结转费用来调节利润。审计时应重点核查原始凭证、发票、合同等,并核对实际业务发生情况。
- 收入确认不当: 提前确认收入或延迟入账,造成利润波动异常。应结合销售合同、发货单、客户回款记录进行交叉验证。
- 往来款项操纵: 利用应收账款、应付账款等科目隐藏真实经营状况。需关注长期挂账项目,分析其合理性。
- 库存管理混乱: 通过虚增库存或人为调整成本结转来影响利润。应实地盘点库存,并比对ERP系统数据。
- 手工记账漏洞: 手工操作容易出现计算错误或人为修改。应加强系统化管理,减少人为干预空间。
- 资金转移与洗钱: 将公款转入个人账户或海外账户。需审查银行对账单、大额转账记录及资金流向。
审计人员在执行过程中,应注重内部控制评估、资料审核与现场调查相结合,同时保持职业怀疑态度,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。 strong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