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在香港注册的公司而言,做账和审计是法律规定的必要程序。无论是本地运营还是离岸业务,企业都需遵守相关法规并保持财务透明。
1. 法律规定与税务要求
根据《公司条例》及《税务条例》,香港公司自成立后18个月起,需定期提交财务报表,并在有收入或支出的情况下进行审计。税局会依据这些文件评估企业的税务责任。
- 离岸公司认定: 若公司业务完全在海外进行,可向税务局申请“离岸账户免除”,但需提供充分证明,否则仍需按一般公司处理。
- 零申报风险: 长期零申报且账户有资金流动可能被视为异常,导致账户被冻结或限制使用。
2. 银行合规要求
近年来,香港金融机构加强了对客户账户的审查,尤其在反洗钱(AML)和CRS(共同申报准则)背景下,银行要求企业提供财务审计报告、交易记录等文件。
- 调查信函: 若未能及时回应银行的尽职调查要求,可能导致账户被锁定或关闭。
- 合规风险: 未做账或未审计的企业容易被列为高风险对象,影响企业信誉及业务开展。
3. 税务稽查与法律责任
香港税务局持续加强对逃税行为的打击力度,若企业无真实账目或未完成审计,即使亏损也可能被怀疑存在税务违规行为。
- 法律后果: 涉及偷税、漏税的企业负责人可能面临罚款、补税甚至刑事责任。
- 证据保留: 完整的财务记录和审计报告是证明企业经营状况的关键证据。
综上所述,无论企业规模大小,做好账和审计不仅是法律义务,也是保障企业正常运作和避免潜在风险的重要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