帮助中心
审计报告中为何需要披露关键审计事项?
审计报告中为何需要披露关键审计事项?
在审计报告中披露关键审计事项(Key Audit Matters, KAM)是国际审计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,旨在提升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理解性。关键审计事项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,基于专业判断认为对当期财务报表审计最为重要的事项。这些事项通常涉及高度复杂的判断、重大估计或存在较高审计风险的领域。
以下是对关键审计事项的详细说明:
- 关键审计事项的定义与作用: 关键审计事项是注册会计师根据专业判断,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最重要事项。它们反映了审计工作的重点,并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审计过程及结果。
- 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要求: 审计报告中应单独设置“关键审计事项”部分,以适当的副标题逐项描述相关事项。每个事项需包括其识别原因、审计应对措施、执行的程序以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。
- 关键审计事项的限制: 注册会计师不对关键审计事项发表单独意见,而是基于整体财务报表的审计来形成审计意见。此外,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不能替代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的相关披露。
- 特殊情况下的不披露: 在某些情况下,如法律法规禁止公开披露某事项,或合理预期披露可能带来负面后果超过公共利益时,关键审计事项可能不在审计报告中披露。此时,注册会计师应获取法律意见并取得管理层书面声明。
- 与其他审计要素的关系: 导致非无保留意见的事项或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事项,应优先于关键审计事项进行披露。
总结: 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有助于增强审计报告的透明度,使财务报表使用者更全面地了解审计过程中的重要判断和风险点。注册会计师在披露时需保持客观、中立,并遵守相关法规和审计准则的要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