帮助中心
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工程详解:技术挑战与建设成就
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工程详解:技术挑战与建设成就
港珠澳大桥作为世界级超级工程,其核心控制工程——拱北隧道的建设过程充满了技术挑战和创新突破。以下是对拱北隧道的详细介绍。
项目背景
拱北隧道是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的核心部分,也是大桥主体与珠海之间的唯一通道。该隧道全长2741米,采用“先分离平行,后上下重叠,最后分离平行”的设计,由三条不同结构的隧道组成:
- 海域人工岛明挖段
- 港口暗挖段
- 陆域明挖段
技术难点与创新
拱北隧道最具挑战性的部分是位于港下255米长的地下开挖段,其断面面积达336.8平方米,相当于一个篮球场大小,最大截面高度超过20米,相当于一栋七八层建筑的高度。
由于地层软弱、地下水丰富且距离地面仅5米,施工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港口通关。为此,工程师们采取了多项创新技术:
- 在松软地质条件下设置世界上最大的弧形管幕,为隧道穿上“铁布衫”。
- 建造直径23米、厚度2.6米、纵向长度255米的超级“大冰桶”,相当于10万台家用冰箱同时制冷。
- 通过实时监控结算数据,确保施工安全与通关可控。
工程意义
拱北隧道的建成不仅保障了港珠澳大桥的顺利通车,也标志着中国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大型隧道施工的技术实力。该项目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,推动区域经济发展。
车辆指标办理说明
港珠澳大桥通车后,涉及车辆指标的申请也需遵循相关规定,主要包括两类:
- 香港进入内地并获得内地牌照的指标:对在我省投资的境外投资企业(个人),凡在三年内累计纳税10万元以上的,可申请商用车指标;纳税超50万元可申请第二辆车;纳税超100万元可竞标第三辆车。
- 内地进入香港并获得香港牌照的指标:对我省已批准的国有企业、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,三年内累计纳税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,可申请内地经大桥离港商务车指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