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有限公司清盘的三种主要类型及适用条件
在香港,有限公司清盘是企业结束运营的重要法律程序。根据不同的原因和启动主体,清盘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类型:股东自愿清盘、债权人自愿清盘和法庭强制清盘。以下是每种类型的详细说明。
一、股东自愿清盘
股东自愿清盘适用于公司仍具备偿债能力的情况下,由公司董事和股东主动发起。
- 适用条件:
- 公司账目完整并可提供财务报表。
- 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并通过自动清算决议。
- 公司具备偿还债务的能力。
- 必须委任一名或多名清盘人负责审计和资产分配。
- 流程:
- 董事需签署《偿债能力证明书》。
- 清盘人负责处理公司资产,并按比例分配给股东。
二、债权人自愿清盘
债权人自愿清盘通常适用于公司已无法偿还债务、无法继续经营的情况。
- 适用条件:
- 公司账目完整。
- 公司无法偿还所有债务,且无继续经营的可能。
- 需召开股东特别大会通过清算决议。
- 债权人需任命独立清盘人(通常为执业会计师或律师)。
- 流程:
- 准备资产负债表并列出债权人名单。
- 召开股东和债权人会议,确认清盘计划。
- 清盘人负责处理公司资产并按债权顺序进行清偿。
三、法庭强制清盘
法庭强制清盘是由法院根据特定申请启动的强制性清盘程序。
- 适用情况:
- 公司本身、债权人、注册处处长或破产管理处长均可提出申请。
- 法院认为公司无法继续经营或存在严重违规行为。
- 流程:
- 法院发出清盘令后,委任清盘人。
- 临时清盘人(如破产处理署长)会向公司董事提问。
- 董事需在规定期限内提交财产负债说明书。
- 若未按时提交,董事可能面临法律追责。
以上三种清盘方式各有适用场景和法律要求,企业在决定是否清盘前应充分了解自身状况,并寻求专业法律和会计建议。